摘  要:三峽泄洪壩段壩基地質條件較為特殊,總體來看巖體中陡傾角網絡狀細微裂隙發育,且具有一定的連通性,水泥漿液可灌性較差,易失水回濃,局部范圍內涌水較為普遍,部分孔段漿液注入量較大。水泥灌漿365JT施工完畢后,部分壩段仍存在淺層透水率超標現象,采用丙烯酸鹽進行補充灌漿后,帷幕的防滲能力可以滿足365JT設計要求。
365365JT交通站365jt.com
365交通站365jt.com    三峽二期工程泄洪壩段位于長江枯水河床及右岸漫灘中堡島部位,建基面高程為4~50 m,其中1~3壩段位于枯水河床深槽區,是三峽大壩最高部位,最大壩高181 m。壩基巖體為閃云斜長花崗巖,其中含有細粒閃長巖和片巖包裹體、花崗巖脈及偉晶巖脈。基巖構造裂隙屬細微裂隙,從總體看,透水性微弱,在斷裂發育帶、卸荷帶及巖脈與斷裂接觸面透水性強。
365交通站365jt.com    三峽泄洪壩段壩基帷幕分為上游主帷幕和下游封閉帷幕,上游主帷幕為兩排,第一排為豎直孔,第二排為傾向上游1.5°~5°斜孔,孔距均為2 m,孔徑?60 mm;下游封閉帷幕為單排豎直孔,孔距為2.5 m,孔徑?60 mm。帷幕灌漿采用“小口徑鉆孔,孔口封閉,自上而下分段,高壓孔內循環法”灌漿。上、下游帷幕第3段以下設計壓力分別為6 MPa和4 MPa。前3段段長分別為2 m、1 m、2 m,灌漿壓力分別為上游主帷幕:1.5 MPa、3 MPa、4.5 MPa,下游封閉帷幕:1 MPa、1.5 MPa、2 MPa;第3段以下一般段長為5 m,最長不大于10 m,第一段采用傳統阻塞法進行灌漿,灌漿結束后埋入孔口管,待其終凝后開始繼續鉆進。
365交通站365jt.com    在帷幕水泥灌漿完工后,經過對灌漿的成果資料進行分析發現,部分孔段淺層存在透水率大或有涌水,且在灌漿壓力已升至2倍設計水頭的情況下,灌漿單耗依然較小;在帷幕檢查孔壓水時也發現部分壩段的淺層透水率仍然超標,因此又進行了丙烯酸鹽補充灌漿。丙烯酸鹽灌漿主要針對淺層透水率大或有涌水而灌漿單耗較小以及檢查孔壓水時淺層透水率超標的部位。
365交通站365jt.com    丙烯酸鹽灌漿孔均為垂直孔,采用純壓式灌漿,分兩序加密,孔深5 m;分2段壓水檢查,第1段段長2 m,第2段段長3 m,全孔作1段灌漿,主帷幕壓水壓力2.0 MPa,灌漿壓力2.5 MPa;封閉帷幕壓水壓力1.0 MPa,灌漿壓力1.5 MPa,灌漿壓力均低于相應部位的水泥灌漿壓力。
365交通站365jt.com    2 施工特點
365交通站365jt.com    2.1 部分壩段失水回濃現象較為普遍
365交通站365jt.com    造成漿液失水回濃的主要原因是地層中的細微裂隙只有水和部分細水泥顆粒可以通過,而粗水泥顆粒不能通過。三峽泄洪壩段帷幕灌漿采用的是濕磨水泥,濕磨后水泥粒徑為d50≤10μm且d97<40μm,也就是說平均粒徑為10μm的水泥顆粒也只有部分能灌入裂隙。一般認為當水泥粒徑小于裂隙寬度的1/3~1/5時,可灌性較強,因此基本可以判定吸水不吸漿孔段的地層中裂隙寬度小于30~50μm。
365交通站365jt.com    現場為了便于操作,制定如下方法判定失水回濃是否達到了吸水不吸漿的程度:當小循環灌漿過程中,20~30 min內回漿比重超過一個比級且注入率在1~2 L/min,此時換原比級的新鮮漿液,若不發生回濃或回濃不明顯,則正常結束灌漿;若繼續發生回漿比重超過一個比級的現象,則判為吸水不吸漿,按吸水不吸漿標準結束灌漿,但總灌注時間仍要求不小于120 min。
365交通站365jt.com    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下面的判斷方法更科學、更準確:三峽二期泄洪壩段壩基帷幕灌漿要求在小循環(圖1)達到穩定狀態30 min后,打開大循環(圖2)灌注。所謂小循環就是回漿管的漿液直接回到灌漿泵,再由泵壓入進漿管而不經過攪拌桶及流量計。小循環過程中,自動記錄儀能準確記錄注漿量。而大循環則是指回漿管的漿液回到攪拌桶后,通過流量計再進入灌漿泵壓入進漿管。大循環過程中,自動記錄儀已不能有效的記錄注漿量,人工記錄的注漿量有一定的誤差,因此透水不透漿現象在小循環狀態下進行判斷比較準確。
365交通站365jt.com    在小循環過程中,假設該孔段已達到透水不透漿的程度,孔內(包括進、回漿管)漿液將逐漸變濃,因為對于某一個孔段,孔容(包括進、回漿管容)是一定的,則孔內漿液由稀變濃的需灰量L1應與同一時段內所注入漿液的含灰量L2相等(因為這一時段內,漿液中的水完全灌入裂隙,而灰仍留在孔內)。
365交通站365jt.com    為了計算方便,根據試驗結果得出濕磨普通525#水泥漿液灰水比與比重及灰水比與含灰量關系曲線,如圖3所示。
365交通站365jt.com    現舉例說明上述判定方法:
[1][2][3]下一頁
[NextPage]
$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