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在這個時期,同樣是在河南、在煤礦,出現了由一位名叫白國周的普通礦工為班長的班組,創造了井下工作 20 年無工傷和安全事故發生的奇跡,真正實現了“零事故”。而在長期工作實踐中,白國周不斷探索和總結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組管理方法,即“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經《工人日報》、《中國煤炭報》等多家新聞媒體報道,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全國安監、總工會、共青團等部門發文要求在全國各生產領域推廣學習“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爭創“零事故”班組,以此來作為狠抓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舉措。
而通過學習和推廣“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確在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安全生產,促進了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率的下降。
白國周是中國平煤神馬能源化工集團七星公司開拓四隊的一名普通班長。參加工作 22 年,他不僅個人從沒出過事故,連碰手碰腳的小事都沒出現過,當班組長近二十年,所帶的班組也沒出過事故。同時,他還帶出了 13 名班組長,這些班組長所帶的班組也都像他一樣,做到了安全自保、互保、聯保。多年來,他總結了不少保安全的經驗,總結起來可以概括為“六個三”,即“三勤”、“三細”、“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談”、“三提高”。
“六個三”主要體現為:
“三勤”跑現場,“三細”保質量,“三到位”抓落實,“三不少”查隱患,“三必談”聚親情,“三提高”塑團隊。操作要領為嚴規程、強執行、提素質、重親情、善激勵。“白國周班組管理法”既體現了“嚴、細、實”的工作作風,又體現了用心做事、愛心待人、恒心堅持的工作態度;既具有煤礦班組管理的特殊性,又具有企業班組管理的普遍性,是有效實用的管理方法與工作方式的有機結合。
現代安全生產就是指在生產和服務過程中保障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同時人又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在導致事故發生的種種原因中,人的不安全因素是一種很重要的原因。因此,以生產中人的行為為研究對象,利用心理學知識研究人在安全生產事故中的心理規律并為防止事故發生提供科學依據的應用心理學科就應運而生,這就是安全心理學。安全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又是安全科學技術的下屬學科,是研究人在勞動過程中伴隨生產工具、機器設備、工作環境、作業人員之間關系而產生的安全需要、安全意識及其反應行動等心理活動的一門科學,簡單而言就是研究與安全有關的個人、群體以及組織的心理、行為現象和規律的科學。
人的心理活動一般包括人的感覺、知覺、記憶、情緒、情感、意志、注意力、需要、動機、興趣、性格、氣質、能力等,通過安全心理學的研究,總結出了容易發生事故的十一種心理狀態:疲勞狀態(體力疲勞、心理疲勞、病態疲勞);情緒失控(喜、怒、哀、樂);下意識動作(由于長期的工作行為、工作動作習慣,導致在特殊情況下發生危險動作);僥幸心理;自信心理;省能心理;逆反心理(由于批評、教育、處罰方式不當或粗暴,產生對抗心理,是一種與正常行為相反的叛逆心理);配合不好(有心理原因的,也有管理、技術方面原因的);判斷失誤(導致小事變大事);注意力問題(不集中或過分集中都不好);心理素質不適合。
在生產活動中,只要出現了上述一種或幾種心態,就會導致作業人員出現不安全行為,使生產處于不安全狀態,隨著這些行為和狀態的出現或者累計到一定時候,發生安全事故也就成為必然。
安全心理學就是通過研究人的心理活動,顯示出現引起人的不安全行為的心理狀態,針對這些狀態采取相應的措施,以便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
任何一個事故的發生一般都不外乎是由人的不安全行為或物(設備、儀器等)的不安全狀態導致或由兩者共同所導致的。其中物的不安定狀態,可以通過技術手段等來解決,而人的不安全行為相對于物的不安全狀態而言,顯得更為可怕和突出,因為對屬于物的設備、機械、儀器等的操作,也是由人來完成的。對大量的事故原因研究表明,大部分事故的發生都是有由人的因素所導致的。因此,要想搞好安全生產,防止事故發生,必須及時矯正人的各種影響安全的不良心理和糾正各種違章行為。這就要求我們研究并運用安全心理學,探索人的安全心理,從而減少人的不安全因素。
“白國周班組管理法”的核心就是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六個三”的提出也是始終圍繞人在進行的,這完全符合安全心理學中的以人為研究對象目的。
“三勤”(勤動腦、勤匯報、勤溝通),體現的是人和組織的管理和團隊合作,可以消除配合不好、判斷失誤等行為的發生。
“三細”(心細、安排工作細、抓工程質量細),體現的是每個人對待自己的工作或工序要求,是一個全員、全過程參與安全生產管理的要求,可以消除僥幸心理、省事心理等異常心理行為。
“三不少”(班前檢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復查不能少),體現的是凡事都得遵循規章制度,落實制度不走過場,可以消除下意識行為、判斷失誤、僥幸心理等引起的行為。
“三必談”(發現情緒不正常的人必談、對受到批評的人必談、每月必須談一次心),是“以人為本”的核心體現,同時還兼有心理健康教育、咨詢與治療的效果,可以消除情緒失控、逆反心理、注意力問題、心理素質不適合、疲勞等心理引起的行為。
“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識、提高崗位技能、提高團隊凝聚力和戰斗力),將安全和專業技能的教育和培訓融為一體,既可以增強安全意識,又可以提高安全和技術技能,同時還將團隊建設引入其中,體現管理心理學中關于人是“社會人”的假定和團隊建設的必要,可以消除情緒失控、逆反心理、注意力問題、心理素質不適合、判斷失誤等心理引起的行為。
實踐證明,從實際工作中總結出來的“白國周班組管理法”對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和保證安全生產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也進一步證明人是安全生產中的重要因素,對人的行為進行正確的約束和控制能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其體現的“以人文本”理念,是搞好安全生產工作的核心,在不改變現有技術的情況下,通過樹立“以人文本”“安全第一”理念,應用安全心理學中對人的心理分析和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發生。也許白國周并不懂心理學,但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白國周班組管理法”
總結的“六個三”完全符合安全心理學中相關理論,也正因此,在安全生產管理中引進安全心理學進行管理和進行技術改善就顯得同樣重要。
我國在安全心理學研究方面的起步較晚,建議今后應加強這方面的應用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從事野外工作的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中引入安全心理學,對搞好安全生產和充實、完善、創新安全生產管理將會起到積極作用。